中國電熱水器產業從上世紀80年代起步至今,已經歷過兩次大的技術升級,有力推動了中國電熱水器產業的快速發展。
一是內膽技術。由最初的鍍鋅板向不銹鋼、再向搪瓷內膽的演變,加上內膽加工設備的改進和焊接工藝的改良,逐步解決了電熱水器的漏水隱患。
二是安全技術。防電墻技術由本土海爾、帥康和鼎新等少數一線品牌研制并發起推動的。通過這一技術的國標升級,本土品牌首次與A.O.史密斯、阿里斯頓等外資高端品牌抗衡。
電熱水器雖然解決了安全問題,但健康抗菌始終成為業內的一大難題。
早幾年,燃氣熱水器企業曾策劃發起“活水”與“死水”的爭論,來遏制電熱水器產業的發展,從而進一步搶占并擴大市場份額。
電熱水器企業也逐漸意識到“死水”問題的嚴重性,以及產品在健康方面的缺陷,擁有極強社會責任感的一線品牌開始研制“健康抗菌”的新型電熱水器產品。
2009年,成為中國電熱水器產業標志性的一年。因為“健康抗菌”技術研發成功,成就了中國電熱水器產業第三次技術升級。
在此次技術升級中,以鼎新為代表的本土一線品牌表現最為出色。鼎新作為健康抗菌技術的研發企業,首次將健康抗菌技術成功引入到了電熱水器產品,研制出了“2009年中國電熱水器市場高科技健康產品”——“水凈方”電熱水器。理所當然,鼎新成為中國電熱水器產業抗菌流派的盟主。
浙江鼎新電器有限公司技術研發負責人介紹,電熱水器因為水源、水質如長期不使用等問題引起的“死水說”一直是電熱水器產品技術的一大難題,由此引發的細菌滋生等問題導致了整個行業的爭議。鼎新“水凈方”電熱水器利用獨特設置的抑菌科技,成功解決了電熱水器細菌滋生的問題,能夠有效殺菌,給消費者帶來健康沐浴生活,極大的推動了行業的發展。
極品策略•上海品略企業管理機構CEO博鋒認為,鼎新之所以能成為抗菌流派盟主,與其長期堅持的技術品牌路線休戚相關。擁有23年歷史和電熱水器產業開拓企業背景的鼎新,注定了其品牌價值路線;而多年的出口外貿經歷成就了其技術研發、品質把控的稀缺優勢。同時,鼎新還擁有國家級專業電熱水器研發實驗室等硬件技術設施。這些都為鼎新回歸國內市場不久就研制出“水凈方”電熱水器奠定了基礎。
對此,浙江鼎新電器有限公司營銷副總董曉波也有自己的觀點。他認為,鼎新電熱水器技術一直處于行業領先地位。在中國電熱水器產業前兩次技術升級過程中,鼎新就曾研發出四層內膽技術和“終極防電墻技術”兩項國家專利。
目前,健康抗菌技術僅僅掌握在極少數一線品牌企業手中,更多的本土二三線電熱水器企業在水質健康問題方面仍然無法解決。
業內專家認為,本土二三線企業之所以在技術方面遠遠落后于鼎新等回歸型企業,主要這些企業大致有兩種類型,一類是企業新技術創新不夠;一類是企業根本沒有技術研發意識,單純以低價營銷為導向。
在熱水器行業,以萬家樂為例,萬家樂在燃氣熱水器上新技術投入大、競爭力強。但在電熱水上明顯投入不足,市場競爭力和萬家樂品牌不匹配。據2009年4月份中怡康市場數據顯示,萬家樂電熱水器僅排名第九位,落后于海爾、帥康等品牌。同樣,在燃氣熱水器方面,萬和積極加大技術研發投入,利用先進的“鋁鈦合金”專利技術材料的產品進一步奠定了品牌競爭力。
家電下鄉推動了電熱水器產業的發展,眾多三線企業得以大舉進入農村市場,如阿斯丹頓、新基德等。這些企業原先基本上依賴OEM定單生存,自主技術研發并不明顯。在家電下鄉的市場背景下,這些企業產品銷售開始好轉,但技術研發能力較弱,產品大多通過復制模仿、走低價策略。對于能推動整個電熱水器產業升級幫助不大。
專家認為,抗菌流派的誕生將進一步拉大一線品牌和二三線品牌的差距,隨著農村消費市場逐漸成熟,品牌消費意識增強,這些二三線品牌將無法立足。
在此次技術升級過程的較量中,外資品牌略顯遜色,尤其是外資品牌中的二三線品牌法羅力。
據2009年4月份中怡康數據表明,由于實行低價策略,法羅力量占有率位居第六,而額占有率卻僅第七,遠遠落后于外資和本土品牌。核心技術研發投入和實力也無法與海爾、帥康和鼎新媲美。因此在“健康抗菌”技術研發方面,法羅力一直處于弱勢。
極品策略•上海品略企業管理機構認為,隨著抗菌技術的普及,以鼎新為代表“水凈方”電熱水器將會成為中國電熱水器產品的主流。
博銳管理在線 曹偉 |